六六,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婚恋两性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热播青春剧《少年派》的大结局,剧中“学霸”钱三一和“学渣”林妙妙cp 没有走在一起,引起许多观众的不满,纷纷在编剧六六的微博下方留言骂她:
“既然让我们磕cp,又不让我们的cp 在一起,搞什么鬼!!”
为此,六六发了一篇文章,陈述她没有把两个人写在一起的理由:
自己不是写青春偶像剧的,不想欺骗观众,王子与灰姑娘在一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只会麻痹普通人。
现实生活中,像林妙妙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不仅年轻的时候很荒唐,而且到中年也很荒唐。她奉劝人们,如果希望现实中的林妙妙能钱三一在一起,那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真正的王子娶的人,也是有超能力的。
我想说,六六啊,你瞎说什么大实话!你被人骂也是意料之中啊!
为何说六六说的是大实话?
首先先说明一下,这里指的“学霸”和“学渣”的概念不仅局限指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不限于学霸就必须是男、学渣就必须是女(虽然影视剧考虑女性是观众主体,通常如此),“学霸”更多是指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代名词,比如脑子活、能力强、家境殷实、长得也帅,而“学渣”则是各方面资质平平,脑子笨、没有一技之长、长相也普通,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上进,也不努力的那种类型。
为何说,“学霸”和“学渣”就不太可能什么交集呢?
首先,是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大多数我们熟知的CP,都是本人优秀,配偶也很优秀的。观察一下为大众所熟知的影视明星及其配偶,往往是旗鼓相当,都是各有各的天赋,比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再看企业家及其配偶,往往也是各领风骚,甚至可以襄助一二,比如前阵子去世的褚时健,他的夫人也是很厉害的人物。再说说以专业技能见长的人,比如前阵子结婚的朗朗,其妻子就是很优秀的音乐人。仅从观察法,就可验证六六那句“真正的王子娶的人,也是有超能力的”所言非虚。
其次,从爱情接触法则角度来看。爱情本身是一个人际吸引的过程,也就是说,你至少要对方具备一定吸引力。爱情接触理论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可分为刺激、价值和角色三阶段。在刺激阶段,也就是通常双方早期接触时,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这点“学渣”是肯定没戏的。在价值阶段,一般而言是大约接触比较多之后,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而这正是“学渣”与“学霸”实质性的差距。而在角色阶段,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学霸”对“学渣”的要求,难倒会是继续扮演一个“学渣”?所以,无论哪个阶段,“学霸”和“学渣”都没有什么“交叉点”。
再次,从择偶倾向角度来看。最近有一篇热门文章专门谈到剩男、剩女的构成,发现剩女各种类型都有,而剩男相对来说,属于人群中混得比较差的一类。据其分析,每个人在择偶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更高层次(或者至少是相当层次)的一个人,或者说,我们的择偶策略是为了让自己婚后过得更好,不会让自己因为结婚变得更糟糕。那么,遵循这条择偶倾向,“学霸”为何要找“学渣”,让自己比之前更差呢?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现实中的“学霸”也很忙,忙着自己的事情都来不及,他哪有空来兼顾你“学渣”的事情。在电影电视剧里面,“学霸”主动帮助“学渣”补习功课的桥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综上,正如六六所言,她所写的结局,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反倒是更加符合现实的。
虽然是大实话,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
然而,正如六六所言,当观众们看到这样一个更现实的结局,并不是赞许她写得多么真实,而是对她展开了猛烈地抨击,“天天到我微博下骂我”。
据此可见,不愿意相信大实话的人其实比例还是很高的。
很多人更想看到的,就是那些资质平庸,也没有太多努力的人,身边也能出现一个优秀的男性,得到他的欣赏,以及无条件的宠爱。甚至可能还不止一个,有好多个可以供他选择。
这些年颇受粉丝追捧的流行电影电视剧,便可窥一豹。
1990年代末期的《还珠格格》,可以说是这一代年轻人中较早的“学渣”与“学霸”组合版本——小燕子和五阿哥。小燕子就是标准的“学渣”,她胸无点墨,没有良好家庭背景,甚至脾气也不好,咋咋呼呼是她的常态。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吸引了贵胄出身,满腹经纶的五阿哥。在琼瑶的笔下,五阿哥对她是百般的喜欢,甚至她的缺点在五阿哥看来都是优点。当然,喜欢她的确实不止一个,在中年人皇阿玛心中,也是小燕子更得他的欢心。当然,小燕子饰演者赵薇还是本人还是非常漂亮的,你也可以说他们是被“美色”所迷惑。
自《还珠格格》以降,这些年的电影电视剧,特别是青春偶像剧中,这类女性角色出现的频率更高,而且“资质”也越来越平庸。
21世纪头十年,有一部非常著名、被多次翻拍的《恶作剧之吻》。首先是日版,后来我国台湾地区,林依晨郑元畅所主演的那版,讲的也就是一个“学霸”和“学渣”的组合。林依晨饰演的“学渣”花了很大力气倒追“学霸”江直树,最终成功的故事。
这几年我们大陆电影电视剧中,也有两部这一类型的代表作《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小美好》中的陈小希最终得到了高冷男神江辰,《小时光》中的顾未易更是死心塌地地对待女主。
以《小美好》、《小时光》为代表的“学霸”、“学渣”组合作品,其实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套路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就是这么“老”的套路,只要演员选的好,总是能获得不错的好评,观众也乐此不疲,一点也没有觉得重复太多、疲倦懈怠的意思。
没看到人家六六写了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不但没有让人耳目一新,还要遭到口诛笔伐!
电影电视剧的流行元素往往是窥探社会心理的一个窗口。因为不同于反映现实的作品,这种题材的电视剧,编剧往往是根据大众喜欢看什么东西而创作的。
大众喜欢看什么?
不就是个人比较平庸,但是就是能吸引很多很优秀的爱慕的故事嘛!简称,“学渣”身边环绕“学霸”!
当然,这里的大众,还是可以做一些区分。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还是能够分清楚现实和想象,也就是看看电影电视剧,心向往之,然后实际上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得到,不会把对剧情的期待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我认为这类人可能占比还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这样的人也能接受六六安排的更现实的结局。
第二类,更多处在将信将疑的阶段,他多少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能是真实的吗?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时不时有把想象变成现实的盼头。
第三类,就比较可怕了。他真的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或者应该存在这种情况,假如“学霸”没有爱上“学渣”,只能说是“学霸”不够好,“学霸”有问题。
这些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有些女孩子,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的一般,但是她的择偶标准定得很高。明明自己长相很普通,身材一般,一定要男生是高富帅。明明自己学习工作都不是很努力,但是总要求对方能够很卖力,并且承担家庭经济的主要责任。用“眼高于顶”来形容并不为过。你会觉得她的感情观非常不切实际,但是她还是会非常执着于此。所以,即便她一直单身,或者感情总是不成功,她也始终不会觉得是自己的标准有问题,总认为是别人“配不上”自己。
当然,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六六这样现实的结尾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了。
对于那些虽然心中知道这件事情不太可能,但他们还是存有一些希望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来投射这份希望。希望破灭,总是让人心酸的。
那么对于那些本来就认为事情就应该这样发展的人来说,就更不容易接受了。
为什么对于明显的现实,就是不愿意接受?
“学霸”不太可能跟“学渣”在一起,要么“学渣”努力一点,不努力就更不可能,其实这样的白话,我不太相信有人真的没法理解,但是就是会有这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就值得深入探讨一下了。
一,首先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非常小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配得上最好的对待。也就是说,那个阶段,人人都觉得自己是王子公主,当然,也只有王子和公主才配得上自己。
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就是会觉得别人需要对我们好,别人就是要围绕着我们转的。直到一定的年龄段之后,才会发现事实上不是如此,我们自身也有很多的缺点,别人可能有很多的缺点,别人更不太会处处围绕自己转。
能够接纳这个部分的人,往往就不太容易进入幻想之中。当然,他也会对自己有这样的不足,为自己没办法赢得某些人的认可,感到失望、难过。所以,有些时候,这些人会在文艺作品中寻求一些满足。但总体而言,这些人他不会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寻求别人一定要像王子公主一样对待自己。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走出这个阶段,有些人就一直停留于此,脑海中时不时做这样的幻想。
我有个美国的心理老师举得例子很形象。他说,美国小孩每个都认为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会偷偷地给自己送礼物。当他们发现圣诞老人是假的,他们当然很失望,但是也就是在那一刻,算是真正长大了,与那个幻想中的世界道别了。
或许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拿“学霸”和“学渣”是不是会在一起,倒是一个很好的分辨方式。
二、精细抚养模式容易催生此类情况。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孩子,比较容易成为幻想中的王子和公主,因为经济条件变好,家庭总生育人口在下降,往往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上述观剧人群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
而且,现在也提倡鼓励教育,从小开始,一个孩子就会获得很多很多奖,所谓排排坐、分果果模式。现在也不提倡批评指正,不管孩子对和错,总是肯定性的教育为主的家庭大有人在,很少会去批评孩子,并且真正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亦或者,就是全盘对孩子进行否定,反正哪哪儿都不好,以至于孩子只能躲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做王子或公主。
被这样的抚养模式养育长大的人,缺乏对自身真实情况的客观评估,他们不太能掂量自己,也不太能衡量别人的尺度。而且,总的来说,在人际环境中,受到的挫折比较少,这也就让他们觉得完全可以大胆想象,万一就成了呢?
三、混淆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
现在的教养环境,总是在提倡“无条件”,但是从来没有跟孩子讲清楚,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无条件的爱的。这些年,心理学上常常用的“无条件”这个词。其实这里的“无条件”指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说不管他是好是坏,我都愿意把他当做一个真实的人去看待,没有因他不好就忽略它。这里并没有说,因为“无条件”,所以这里并不排除掉我可以看到他的好和他有缺点的地方,只是并不因为说他有缺点、有丑陋的一面,就不关心他,不关注他了。
这和“无条件的爱”其实不是一回事。这个世界上“有无条件的爱”吗?
我觉得是不可能的,爱的本质是一种倾向性,是一种吸引,是一种对事物喜恶的评判,它本身是带有价值取向和判断的。我欣赏你这个人,所以我爱你,我对你不欣赏,所以我不爱你,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用苏明成吐槽苏大强的句式,“别人喜欢你,难倒是因为你长的难看,因为你不思进取?”
如果你确实长得普通,却一定要别人来夸赞长得好看,如果你确实脾气很糟糕,却一定要让别人包容你的脾气。这是小孩子的天真幻想罢了。
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就是混淆了“无条件”这个概念,以至于就认为这个世界上需要提供“无条件的爱”,并以此道德绑架他人。
这些人,是非常信奉“学霸”爱上“学渣”这一套的。在他们自己的婚姻和感情中,他们也喜欢强调这一点,因为你喜欢我,所以你就要爱我的全部,你一定要给我“无条件的爱”,我做得再差,也不许不喜欢我。
四、流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推波助澜。
前面提到这些影视作品,他们洞悉了人们某些内心的需要,所以他是朝向体己的方向发展的。你不是需要“无条件的爱”,不管长的怎样、人品如何、性格如何,优秀的人就是要喜欢自己嘛,那感情好,我就给你创造这种。如果有人说不能给你,好,我跟你一起骂对方是“渣男”。这么做,本质上是在推波助澜,帮助一些本来可能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的人,朝向第三类发展,因为他似乎会觉得好像流行文化是支持他做这样的想象,而且支持者众。
之前提到过的某部电影电视剧,那个大长腿的男主角演员,曾经私下跟别人分享过这个问题。有人就问他,“哎,你长得这么帅,为什么给你找的女搭档,长相这么普通,也比你矮那么多?”。
他就直言不讳地说,“唉呀,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就长这样,如果是一个长相漂亮、身高不错、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人,完全没有代入感。只有长这样的女演员才有代入感,她们才会觉得那是自己。”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这些文艺作品,就像六六说的,就是在麻痹普通人。
怎样才能慢慢接受自己就是一个丑小鸭的事实?
所谓“忠言逆耳”,六六应该是感受到说句实话会带来什么后果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六六提出的命题,依然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面对的。
假如,你想要的就是跟“学霸”在一起,你该怎么办?
或者说,你怎么坦然去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学渣”,就是一个丑小鸭,而非白天鹅呢?
首先,不要用理想主义的文艺作品来完全麻醉自己。当然,适当看一看,还是很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你吸收外界的信息,全部是这些内容的话,一个人就很容易被这些东西所蒙蔽。他就会只拿这些东西当做参照,久而久之远离了现实生活。
我鼓励大家一定要去看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结局不是很完美的作品,不要老是追求happy ending,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更好地以一个更平衡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其实六六就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大家,她之前的《蜗居》、《双面胶》就是比较饱满的现实题材作品,如果看过《蜗居》,大概早就买房置业,如果看过《双面胶》,大概也不太容易因为生活习惯问题,分道扬镳。
其次,从网上为主的生活更多地进入线下的生活中。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社交,甚至是两性关系的相处,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很多人都没有见上几次面,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网上聊天,这就很容易增加想象,削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变。一个主要在网上生活的人,他不太能了解人与人真实相处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样子,他人又是什么样子。当一个人更多接触现实生活,有更多烟火气息,他会更加理解自己和他人真实的模样。
再次,也不要神话“学霸”。像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这种“学霸”,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更多是一种臆想出来的人物,不是说他们会喜欢上“学渣”是臆想,而是现实中这样的人本身就很稀有,甚至可能是没有。更大的可能,是我们不断的想象加诸其上,从而推高了这样人物的完美程度。
当然,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很不错,很优秀,但是,他有没有他自己的一些短板呢?有没有他鲜为人知的不足呢?我相信也是有的。当你能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甚至可能是很多点的时候,你也就未必会想,一定要以得到这些人为荣、为追求了。
最后,还是要鼓励一下大家,幻想总是美好的,说不定也是会实现的。然而,正如六六所说,这可不能停留在原地,所谓荒唐,也是荒废。如果不花时间打理自己的外表,如果不花时间提升自己的内涵,幻想注定还会是幻想。泰国经典电影《初恋那件小事》,其实也是一个“学霸”和“学渣”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就比较符合现实,“学渣”为了能让“学霸”对自己关注,花了一个暑假时间,打扮自己、美白、锻炼(这是外表),努力学习各种功课(这是内涵),最终变成一个好看的女孩。
当然,非常遗憾的是,最终她还是没能和“学霸”走在一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10多年后的重逢,“学霸”最终表达了对她的喜欢。
其实,哪怕是“学霸”和“学霸”,王子和公主,也未见得就能走到最后。刚刚离婚的宋慧乔和宋仲基就是一对最鲜明的例子。
我想,即便六六把钱三一和林妙妙写在一起,接下去,他们也会非常艰难。
当然,要接受这个现实生活的大实话,确实有点残酷。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双宋和范李分手:不要怕烂尾啊,大部分爱情故事本身就是要烂尾的
暑假公益 · 线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